1

类别:现实情感 作者:小琅字数:3214更新时间:25/01/24 14:34:36
爸爸下葬不到3天,亲戚们就想瓜分我家的遗产。
叔叔开口要我家最大的那套房。
姑姑故意把奶奶接去赡养,转头就让我付60万养老金。
我大手一挥:「60万怎么够 ,应该要120万。」
都是「孝子」,大家一起摊呗!
1.
给爸爸收拾遗物那天,所有的亲戚都过来了。
我给他们一一敬酒,感谢他们这几天的帮忙。
大姑却按下了我的杯子,只说有事要同我商量。
说是商量,其实不过是通知我。
原来,他们早已在背后决定好要把奶奶接去小叔家养老。
而作为补偿,我家不但要出一笔赡养费,还要过户家里最大的那套房子给奶奶。
「本来当初我们兄弟姐妹商量好了,大家一起出钱,让大哥给妈养老送终,现在大哥人没了,我这个做儿子的得尽孝啊。」
小叔装模作样地捂着眼,依然掩饰不住眼中贪婪的算计。
他说我家的三套房和拆迁款本来就有一半应该是奶奶的。
然后又假装大度说,体谅我们孤儿寡母,所以只要一套。
我环视周围的亲戚们,发现他们不知何时已经把我围拢。
就连堂弟梁勇那个因为彩礼没谈拢,差点分手的女朋友也来了。
我以为这不过是一顿寻常家宴。
猛然发现,自己才是桌上的那盘大菜。
2.
其实,能有这三套房确实多亏了奶奶。
奶奶一共有四个孩子,但她最疼爱小儿子。
一人一碗面条,只有小叔的碗底总是藏着一个鸡蛋。
爷爷从城里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。
只有他玩腻了,才能轮到其他人。
奶奶逢人就夸:
「我这个小儿子长得最像我,模样俊俏,以后也不知谁家姑娘配得上。」
后来,爷爷身体不佳,提前退休。
单位允许他让一个儿子去城里顶自己的岗位。
爷爷本来倾向踏实肯干的大儿子。
奶奶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儿子。
「小儿子机灵,适合去大城市打拼。」
「大儿子木讷,还不如留在农村陪我养老。」
那天,她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,支着大儿子陪她去了医院。
而小儿子则偷偷到单位登记成为正式职工。
得知此事后,向来百依百顺的我爸第一次反抗母亲。
他带着我妈从家里搬出来,在山下选了一处地自立门户。
两口子勤劳肯干,不但盖了一栋三层小楼。
还供我一路从大学读到研究生毕业。
后来,爷爷过世,奶奶隔三差五给我爸打电话哭诉。
一会儿说身体不适,没几天日子活了。
一会儿又埋怨自己命苦,这么多子女竟无一人在身边尽孝。
最终,爸爸还是心软了,把奶奶从山上接下来同住。
可奶奶总嫌弃我家的红砖房不如小叔城里的房子住着舒坦。
嫌弃我妈做的家常小炒没有婶婶从大饭店打包的饭菜可口。
她热衷于拿我爸和小叔作比较。
仿佛只有我爸输得一塌糊涂,她才好继续心安理得地偏心。
就连我家房子要拆迁的消息传来。
奶奶也是眉毛一扬,说:
「还不是托了我的福。当初要不是我逼他,他哪里有志气跑去山下盖房子。」
3.
叔叔他们的目的很明确。
要我家那套160平的房子,然后再给小叔打60万作为后续奶奶的抚养费。
「你奶奶老家的房子都破败了,给她一套养老房傍身合理吧。」
「每年吃穿用度再加上生病住院,一年3万不算多吧。」
「老人家今年80了,以现在的医疗水平,活到100岁不成问题,20年算下来总共60万。」
听到这番话,我妈首先坐不住了。
「100岁?你怎么不干脆算到120岁得了?」
一旁的大姑瞬间抓到了妈妈话里的漏洞,责备道:
「嫂子,现在生活条件好,活到100岁以上的都大有人在。哪个做儿女的不希望父母长命百岁。你现在的意思是诅咒妈以后活不到100咯?」
一顶大帽子扣下来,妈妈瞬间哑火,脸涨得通红。
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,偷换概念,混淆视听。
永远牵着你在他们的逻辑里打转。
话术还是当初那个话术,但我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女孩了。
「我觉得可行。20年确实算少了,应该算40年,总共120万。」
我一开口就把全场人都镇住了。
小姑狐疑地问:「这么多,你们家拿得出吗?我听说拆迁款还不到100万啊。」
呵,明明把我家拆迁款打听地清清楚楚,却一上来就要了大半。
也真敢狮子大开口啊。
我假装吃惊,满眼清澈的愚蠢,反问道:
「啊?两个姑姑不打算给奶奶养老吗?」
小姑噎地说不出话来。
不养老就没资格分遗产,她们几个煞费苦心从我家抢来的房子和票子,岂能便宜了小叔一人。
大姑赶紧出来打圆场:
「我们肯定要养的,只是我们家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,只能按月给。」
「那好说。那我们就都按月给呗。」
我装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,掏出计算器,啪啪一顿按。
每年3万平均到12个月,就是2500元每个月。
小叔负责照顾奶奶,不用出这笔钱。
剩下的三人平均每户每月833.33......元,抹零后,每户每月800元。
两个姑姑被我算得一愣一愣的。
一旁一直隔山观虎斗的婶婶却没那么好糊弄。
「2400块就想把老太婆打发到我家,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买卖?」
4.
天下自然没有这么便宜的买卖,可当初小叔一家却连每个月500元的赡养费都拖拖拉拉。
两个姑姑更是从头到尾当起了缩头乌龟。
爸爸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,不愿计较。
我却绝对不会忍这口气。
「婶婶,难道你觉得给奶奶养老是在做买卖?」
这话一出,奶奶的脸顿时黑了。
我又祸水东引:
「叔叔你也这么觉得吗?难道你们是为了挣奶奶的养老费,才把她老人家接过去的?」
叔叔急得抓耳挠腮,半天说不出一个字。
两个姑姑不想多掏钱,都缩着头不愿帮腔。
奶奶看着叔叔的眼神从希冀到失望,最终还是舍不得小叔难堪。
她说:「好了,听我的,每人900元一个月。还有,小肖,你什么时候有空来办过户?」
就这一句话,所有人的眼神又都重新集中到了妈妈和我身上。
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从来都是这样,不管小叔如何让奶奶失望,奶奶的心都永远偏向他。
人心都是肉长的,但我奶奶的心是秤砣长的。
摆不正,捂不热。
我上前一步,抓住妈妈因愤怒而颤抖的手。
「房子可以过户给奶奶,但我有个小要求。」
5.
奶奶的老宅盖在山腰上,离我家不远。
明明都是一个村的人,因为一纸拆迁令有了不同的命运。
山上的人眼红山下的人拆房子,拿补偿。
也有不少人钻空子、跑关系,把自家的房子悄悄塞入拆迁名单。
村里人只在意政府要拆迁,却不在乎政府为什么要拆迁。
而我经过多方打听,得知今年五月我市召开文旅大会。
我们村所在万曦山将作为城市旅游名片,被推向全国。
市里为了这个项目投入巨大,想借着五一黄金周的流量为万曦山打出名气。
而奶奶的老宅正盖在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旁。
如果能在这建一个休闲茶庄的话,想必生意不错。
于是,我要求用那套160平的房子换奶奶的宅基地。
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,所有人都下意识觉得我是不是隐瞒了什么重要信息。
他们旁敲侧击,又跑去村委打听,再三确定那套房子并不处于拆迁地段后,爽快地答应了我的条件。
我问妈妈会不会因为我善做主张而生气。
妈妈笑着摇头:
「不管你想做什么,我都会支持你。家里的房子和钱本来都是留给你的,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。」
就这样,在妈妈的全力支持下,我顺利拿下那套残败破旧的老宅。
6.
就在我为茶庄的设计忙得焦头烂额时。
小姑却打电话约我见面,经不住她的死缠烂打,我勉强答应。
到了指定的饭店,推开包厢门一看。
里面除了小姑还坐着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。
男的看着三十多岁,两眼呆滞,目光无神。
女的倒是双眼放精光,将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。
小姑迫不及待拉我坐在她和那个男人的中间,向我介绍了两人。
他们是奶奶以前的老邻居,后来搬去县城里住了,只偶尔回一趟老家。
我听了半天才算明白,原来是在相亲。
都说你在亲戚眼中是什么样的人,他就会帮你介绍什么样的对象。
我看这就是纯PUA。
不然很难解释小姑为什么会给我介绍这样一个人。
「我们大志啊,老实顾家,还会疼人。」
指没有朋友,宅男,且年龄大我将近10岁。
「我们大志啊,学习能力强,现在跟着他爸管理家里的生意。」
指小学毕业,现在帮家里看小卖部。
「以后你们结婚买车买房都有家里帮衬,这么好的潜力股可要抓紧了。」
指什么都没有,全靠画大饼,可惜其他女孩吃不下。
我完全有理由怀疑小姑是因每月那800元养老费记恨我。
我不说话,对方也不吭声
小姑见状却急了:
「凤兰嫂嫂,我大哥家去年拆迁分了三套房,他们就这一个闺女,等两个孩子结婚了,那些以后不都是大志的。所以你看,佳佳那38万彩礼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啊。」
哦,我以为她生我的气,原来她是想吃我绝户啊。
敢情他们各个家里娶媳妇,一分钱也不想出,全逮着我家薅。
一听说我家有三套房,那男人的双眼竟然聚焦了。
「我家倒是不在意这些。女孩子最重要的是性格要温顺。在家相夫教子、侍奉公婆。」
「把家里照顾好了,男人在外打拼才放得开手脚。」
听到这我忍不噗嗤笑了一声:
「那你家混成这样,是你妈不够努力吗?」
眼见着他要黑脸,小姑赶紧出来打圆场:
「月亮啊,姑姑知道你这些年在大城市待着,眼比天高。」
「女人啊,再怎么学历高、工作好,都比不上有家有孩子,终归还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。」
「你现在挑三拣四的,年纪大了看哪个男的要你。」
我挑眉看向小姑:
「没男的要小姑以后养我呀。」
「关我什么事,我凭什么要养你。」
「对啊,那我结不结婚关你什么事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