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类别:现实情感 作者:小琅字数:3689更新时间:25/01/25 09:49:34
婆婆偏心弟弟弟媳,可她得了癌症后,他们从未来医院探望。
我和老公悉心照料,忙前忙后,瘦了十几斤。
婆婆去世前递给我一张银行卡:「这里面十万是给你们的,家里的房子门面都给阿辉。」
我气得胸闷,婆婆怎么到现在还偏心他们。
可当我拿着银行卡去取钱时,银行柜员的话却让我直接傻眼了。
01
春节回乡看望婆婆。
儿子和侄儿在客厅抢玩具起了争执,婆婆听到声音后立马从在厨房里跑了出来,她一把将儿子手中的玩具抢过去,生气道,
「强强,你怎么还和弟弟抢玩具,弟弟还小,你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吗?不知道让着他点吗?」
我当时在旁边刷手机,听到她说这句话一下子就刺激到我的神经。
婆婆一贯偏心小叔子,连带着也偏疼侄子超明。
我立马起身走到婆婆的面前解释:「妈,这玩具是我买给强强的,两个孩子起争执都有错,你怎么能偏袒超明呢,你这样太宠着他了,不怕他走他爸爸的老路吗?」
小叔子阿辉一直在家游手好闲,没份正经的工作,妥妥的啃老族。
这时小叔子走过来,一把夺过玩具,摔在了地上,「你们有什么了不起,你们不想来可以不来,我没有请你们来。不高兴你们就走,妈,你别拦着他们。」
我没想到他会听到,往常这个时间点他不在在游戏厅就是在麻将馆。
老公也来客厅了,他笑着开口:「怎么了,一家人团聚,怎么吵了起来,都别生气。阿辉,你怎么能赶你哥哥嫂子走呢?」
阿辉鼓着腮帮子,用手指着我大骂。
「还不是这个女人,就知道挑唆我们一家子的关系。哥哥你可以来,我再也不想见到她。」
老公听了这话有些生气:「你指谁呢?她是你嫂子,惠惠,我们走!这个气不受了。」
老公拉着我就走了。
后来很长一段时间,我们都不再与阿辉联系。
可是婆婆却常常打来电话,看在她的面子上,兄弟两才渐渐缓和了关系。
02
婆婆对阿辉的偏心从我第一次去他们家就发现了端倪。
我和老公是朋友聚会认识的,我们俩有许多共同话题,没多久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。
第一次上他家的时候,婆婆做了一大桌的饭菜,这时候我注意到了老公的弟弟阿辉,他对我不怎么在意,一个人盘着腿在沙发上玩游戏。
婆婆立马招呼阿辉。
「阿辉啊,是哥哥的女朋友来了,你还不问候一句。」
他这才抬头看了一眼,向我点了下头。
然后他就继续埋头打起了游戏,婆婆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。
「阿辉喜欢玩游戏,你别介意啊,一会儿我们一块吃饭。」
婆婆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盘菜,欢喜道。
「菜都齐了,都快上桌吃饭,惠惠,你快坐,我这就去拿碗筷。」
这时候,阿辉发现自己的烟抽完了,他将烟头往烟灰缸里一戳,不耐烦地说。
「怎么这么快就抽完了,这烟还真费!哥,你快去帮我上外面的小超市带一包,顺便买几罐啤酒,我要配饭吃。」
老公二话不说,转头就跑出去买烟了。
我当时看傻了眼,愣在原地一脸懵圈。
到了晚上,我就忍不住,委婉地和老公说:「你弟弟感觉在家很受宠啊。」
老公叹息了一下:「阿辉从小没跟着爸妈一块生活,老妈心里愧疚,一直宠着他,他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。」
03
婆婆与公公是年少时候认识的,两个人都没什么文化。
那个时候政策抓得严,为了生下阿辉,婆婆躲进了大山里。
弟弟出生后一断奶,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婆婆和公公则带着比较大的老公一起去城里打工。
一直到弟弟阿辉上初中的时候,他们才带着积蓄回到老家生活。
婆婆很能干,又有商业眼光,从城里攒下积蓄后,她就将村中心的老宅临街店铺扩建改成了一个大型超市。
那时候这样的超市很少,许多人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超市买东西。
婆婆经营超市颇有手腕,超市的流水每年都翻几翻。
弟弟没有学历在外面找不着体面的工作,偶尔在超市里打打杂。
弟弟存不住钱,脾气又大,根本找不到女朋友。
还是在婆婆的安排下,花了三十万彩礼才给他找了一个媳妇。
弟媳来家里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儿子,取名叫超明。
婆婆一手带大的超明,每天换着花样给他做吃的,也买很多昂贵的玩具。
超明从小到大的奶粉吃食到上学的学费也是婆婆在出。
弟弟和弟媳就跟没事人一样,这让我感到有些嫉妒,因为她从没对我的儿子强强这么好过。
04
我记得我生大宝的时候,婆婆不过来了几天照顾我月子,有一天她不好意思地说。
「惠惠呀,妈在城里住不习惯,邻居说的都是普通话,妈听不懂,乡下超市的生意还忙,妈今天订好了车票,先回去了。」
我看着婴儿床上弱小的强强,自己身子还很虚弱,实在是有心无力。
「妈,你再帮我带几天吧,我月子还没出,阿明的公司最近要赶业绩,我一个人应付不来。」
婆婆为难地说:「可是超市离了我怕转不开,你知道阿辉那小子,成天吊儿郎当的,算账都会出错,你要是没钱,妈回头给你转钱,去请个月嫂吧!」
我见她在城里呆不住,也不再挽留,把头撇了过去。
「那行,妈你路上注意安全,到家了,给阿明打个电话。」
她转身,提起行李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,看样子很是迫不及待。
我拖着虚弱的身子一边带娃,一边洗衣做饭,没几天坚持不住,只好拨通电话把自己的母亲请了过来。
母亲见我脸色苍白,心里很心疼,她关切地问。
「惠惠呀,你还没出月子,怎么家婆就走了?」
我叹了一口气,沉默不语。
接着母亲就去厨房帮我把一堆的碗筷给洗了,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,又去市场给我买了一只老母鸡,炖鸡汤给我喝。
我喝着妈妈递过来的鸡汤,委屈地掉下了大滴大滴的泪水。
为了让我好好休息,夜里都是她帮我带着娃的,若是没有母亲,我那阵子肯定会抑郁的。
好在,老公十分体恤我,每天下了班,就会帮忙把家里的家务事都给做了。
大宝强强也十分乖巧,从不闹人,有了这次的经验,我才敢生下小宝。
05
生小宝的可是遭了大难,那时候母亲也生病了,还要家里的哥哥嫂子照顾。
我哪里敢再叫她过来操劳,只能给乡下的婆婆打去电话。
婆婆确实来了几天,可她一直放心不下超市的经营,又是匆匆走了。
我哭着向老公抱怨。
「怎么阿辉生孩子,她就全程照顾,到了我们这里,她就像走过场一样。你和阿辉都是他的儿子,她怎么能这么厚此薄彼呢?」
老公把我抱在怀里,安慰道。
「妈妈住不惯城里,她不照顾就算了,我去找阿姨照顾你,她们照顾你不比妈专业多了!今年的房贷先找朋友借钱垫上,我再努力努力,你别伤心了。」
我把脑袋埋进老公的怀里,伤心地哭了。
老公见我这个样子抽了根烟,长长地叹出一口气。
我气得直往老公的胸口捶了几下道。
「为什么老妈对阿辉那么好,到了我这里,她就选择当甩手掌柜?你为啥是个不受宠的大儿子!」
说到这里,老公的脸上流出了两行热泪。
06
老公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爸妈从城里回来,一切都变了。
「每次有好吃的都要我让着弟弟先吃,有好玩的也不让我和弟弟抢,对我说的最多的话也是要照顾弟弟。她还会一个人偷偷带阿辉去公园玩,阿辉每次回来,就会炫耀自己刚买的玩具。」
我听老公这样说,瞬间觉得自己受到的委屈似乎也算不上什么,我愧疚地一把抱住老公,他哭得像个孩子,我将他的后背抚了又抚,却抚不平他心中的伤口。
这样的情况下,老公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,而阿辉没念完高中就辍学打工了。
阿辉不上班,但老妈每个月给他发零花钱。
而我和老公在大城市打拼不仅要自己带娃、做饭,每个月还要从两个人的工资里省出一笔还房贷的钱。
后来公公得了急病去世了,婆婆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,也无心经营超市。
她将将铺面重新装修装修,改成三间店铺分别出租,让弟弟靠着租金过活。
她从来没想过在经济上帮衬着老公。
07
有一次,婆婆春节的时候得了重感冒,医生嘱咐她要卧床休息。
我和老公就承担起了家里的一日三餐,看见弟弟弟媳每日不是翘起脚在看电视就是在打麻将,我们却像个仆人似的忙前忙后,我就很生气。
我忍不住嘟囔了一句。
「阿辉啊,你没事也来搭把手。」
弟弟不经意地看了一眼,轻轻撂下了一句话。
「都是些小活,就不必劳烦我了,我哥最疼我了,不会让我干的。」
老公在旁边也只是憨憨一笑。
婆婆在房间里听到外面的动静,赶紧出来打圆场,声音里带着感冒的鼻音。
「惠惠,你做的饭菜最好吃了,阿辉哪里会做菜,他自己待着就是帮最大的忙了。」
我有些不服气,还想继续说几句。
老公见势头不对,赶紧把我拉到了一边,对我赔礼道歉。
「惠惠,阿辉一直懒惯了,老妈都支使不动,你要是累了,就我来吧,你去休息休息。」
见老公一直赔笑,我脱下手套,自己回屋生闷气去了。
第二天,我不想让老公辛苦,就把老公拉了出去,我们自己在外面吃饭。
回到家里,却看见婆婆拖着病重的身体在厨房里收拾碗筷。
我一看就明白了,婆婆怕弟弟弟媳又点外卖吃,对身体不好,所以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。
我心里一阵酸楚,婆婆舍得我们夫妻两个忙里忙外,却不舍得自己的小儿子吃一顿外卖,感冒得这么重了还要给他们下厨做饭。
老公见此场景虽然没有多说什么,可我从他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的失落。
08
弟弟和弟媳不仅很懒,更可气的是,他们两个还十分抠门。
春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玩,可到了出钱的时候他们都不吭声。
老公每次都会因为自己是大哥,习惯性地替他们付款,他们也就习惯地享受这种福利,一点也不知道付出。
有一回,我们上公园去玩,要买门票的时候,我故意拱拱老公的肩膀,让他不要着急先买。
我就想看看他们能不能出一回钱。
排队轮到了我们,阿辉赶忙带着儿媳说要去洗手间,叫老公先付一下。
我顿时觉得无语极了,这两口子,这点钱也要省。
后来,去餐厅吃饭的时候,服务员问谁买单。
我不吭声,也不让老公说话,餐桌上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的尴尬中。
阿辉见老公不说话,咳嗽了几声,假装不经意地抬起头说。
「哥,我最近房租还没收到,你先帮我付一下,我过两天给你。」
最后,还是老公买了单,回到家里我就向老公抱怨。
老公虽然心里也有些不快,可毕竟他是当哥哥的,觉得这些小钱也理所当然是他出。
我翻了一个白眼,生气道。
「之前爸爸生病的时候,你见他们夫妻两出过什么钱吗?」
老公一脸无奈地说。
「他们一直说老妈给了我们五十万,爸爸生病的钱自然该我们出。」
老公一说这话我更气了。
「那铺面的租金他们一直收着,加上老妈一直给他们做饭交水电费,他们又没有房贷,这些钱算在一起早就不止了。老妈一直说要把老宅留给弟弟,现在老家又发展得这么好,老宅少说也值个四十万,你说谁亏?」
老公听了我的话,也只好摇摇头叹息道。
「就是这样,一家人也不必太过计较。」